教育一直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亙古不變的話題,教育等軟實力的競爭更是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為了給社會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我國越來越重視高校的信息化條件建設,智慧校園成為高校的必然發展趨勢。不過想要建設智慧校園,打造一個智慧的、環保的、安全的、舒適的學習環境,并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慢慢的一項一項的去改變。因而,我國將教育放在了非常高的層面上。早在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就正式提出了“智慧校園”的建設愿景,智慧校園建設也成為了教育信息化2.0規劃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智慧校園是一個科學的、智能的、安全的、穩定的學習地,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利用智能感知以及物聯網技術,通過攝像頭、傳感器等各類采集設備全面采集校園環境和人群的信息,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最終將分析結果投射到具體的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工作當中,進一步實現校園智慧化管理運營。同時智慧校園還被認為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
隨著5G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逐步融合在一起,會對校園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5G賦能智慧校園
隨著5G技術在課堂里面的普及,可以把更多結合虛擬現實的手段與技術運用于教學環境當中,為學生提供虛擬現實交互式的學習環境、學習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的身臨其境,能夠更加的與實際、實踐、實訓相貼近,提高授課的質量。智慧校園將帶來教育傳授方式的改變?,F有的教學傳授方式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將來的傳授方式將會變成課堂與線上并行的教學方式。學生不管走到哪里,他都能夠用他的手機移動終端、電腦和他整個智慧校園相聯系,對學生實現討論、研究、實踐的空間。
伴隨著5G商用步伐的逐步拓展開來,其將貫穿到整個智慧校園包括數據感知、網絡傳輸、實時性應用、課堂虛擬現實、校園管理等諸多方面,將為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帶來強大的支撐,并成為整個智慧校園建設的發動引擎。
物聯網應用于校園
教育的最常見場所便是校園,打造一個物聯網時代下的智慧校園,將可以給所有接受教育的學生帶來另一番的體驗。
物聯網通過越來越多的網絡連接技術和設備(如連網校車、智能照明和安全攝像頭)實現創新,為學生、家長、教師和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了實時數據和寶貴見解
傳統教室進而改造成了智慧教室;安裝智能傳感器,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安全檢測,并且整個校園布滿感應點,一旦攝像頭捕捉到可疑人物,就會利用感應點進行追蹤,重點監控,確保校園的安全;在原有的圍墻再布上電子圍籬, 形成透明防護網。監控學校周邊,防止不明人士進入。
AI技術發力打造智慧校園
在校園建設中最常見到的是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興起讓校園建設很快進入了3.0科技時代。人臉識別應用系統、學校訪客管理、學生宿舍進出入、圖書館智能管理、智慧校園安防管控......
人臉識別應用系統是連接到云端管理平臺,可實現遠程監管、統計分析和數據展現等功能。人臉識別考勤電子班牌可以借助教務系統的排課信息,再通過人臉識別、拍照、刷卡等多種身份識別技術,識別準確率高,且在斷網情況下仍可進行考勤識別,因而可以客觀記錄、統計學生的到場情況,非常具有可靠性。高校人員流動性大,管理人員需要掌控個個進出口以及門鎖。而采用智能聯網的人臉識別應用系統后,個個進出口都由后臺統一管控,方便的不僅僅是學生,更多的是讓管理人員能夠實時的了解到學生的動態,通過學生的刷臉或刷卡數據,學生進入教學樓、系統能夠識別并打開大門,開啟智能化管理模式。如果校園的數據庫黑名單人員,系統能發出報警提示。
還有高校中出現代課或者代替答到的現象老師也很難發現,如今人臉識別技術進校園,則可以有效阻止這一現象的發生。
人臉識別技術的出現,會讓校園管理更加的智能化和安全化。
總結:依托物聯網、5G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建設智慧校園是必然趨勢,也讓學生感受到了一個更加安全、便捷和穩定的校園環境,更為老師們解除許多后顧之憂,打造一個更加舒適、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智慧的學習環境造就一個物聯網時代下的智慧化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