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透露,今年國家將在若干城市發放5G臨時牌照,此消息預示著"5G真的要來了"。今年我國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下半年部分地區的用戶將率先體驗5G手機、5G平板等終端產品。
2018年6月,5G獨立組網標準凍結,5G完成了第一階段全功能eMBB標準化工作;12月6日,中國三大運營商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2019年1月10日,工信部宣布發放5G臨時牌照,拉開我國5G商用建網的大幕。
與此同時,為確保今年大規模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三大運營商正在努力進行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工作。我國正大跨步進入5G商用時代。
5G帶來更廣泛應用
5G并非簡單的4G+1G。5G的應用也不僅僅局限于手機這一類終端。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來20%左右的5G設施是用于人和人之間的通訊,80%用于物和物、物和人,也就是物聯網,特別是移動的物聯網通訊。
全球5G標準的制定組織3GPP定義了5G的三大場景:eMBB(移動寬帶增強)、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時延通信)。其中,自動駕駛汽車在5G低時延技術的幫助下,將響應速度降至毫秒級,比人的反應還快。5G網絡的實現,是自動駕駛達到極致安全和可靠性的必要手段。
5G的另一個重要之處,在于它可以支持私有網絡。5G規范包括了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種模式,與以往數代通信技術不同,5G可以支持企業基于SA模式構建獨立網絡。這對制造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將有助于他們用可靠的超低延遲5GNR鏈路替換可重構工廠的有線工業以太網。
此外,即將商用的5G將與人工智能迎來歷史性交匯。"5G將全面釋放人工智能潛能",這是業界對5G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基本判斷,兩者的結合將催生更多行業和模式創新。目前,人工智能對數據的處理一直依賴云端進行,但通過5G,在終端側實現人工智能將變為現實。一些之前人工智能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邊緣計算、終端側來實現。
5G的到來將開啟移動互聯網的新階段。不但將承載10億個場所的連接,50億人的連接,500億物的連接,同時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智能安防將受益
在眾多充滿期待的應用場景中,以視頻監控圖像應用為核心的智能安防將可能成為5G應用爆發的重要場景。
近兩年隨著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的成熟,安防作為人工智能重要落地領域,逐步突破了傳統安防的"天花板",迎來行業發展又一次飛躍。通過深度學習、大數據研判分析,智能安防系統不僅擺脫了以往對人力的過度依賴,同時,通過AI技術的加持,實現了事中迅速相應甚至于事前預警,推動了安全防范由被動向主動、粗放向精細的方向轉變。
然而,與傳統安防行業一直受制于低帶寬、低速率的傳輸系統類似,智能安防時代仍受困于沒有得到實質改變的網絡傳輸系統,尤其是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隨著海量視頻監控數據的不斷產生,現有的通訊技術無法滿足智能安防所需多節點鏈接、海量視頻數據傳輸的需求。
在設定之初,被定義為面向超高速、高可靠、低時延等特性而開展研制的5G技術,恰好能夠滿足智能安防發展所提出的訴求。5G技術的不僅專為移動通訊而設定,在5G定義的三大運用情景包含移動寬帶增強、海量機器類通信以及低時延通信,這些特性有效解決了視頻監控設備在面向應用的過程中通訊傳輸層面的系列問題。
可以說未來5G技術所具備傳輸峰值超過10Gbit/s的高速傳輸速率將會有效改善現有視頻監控中存在的反應遲鈍,監控效果差等問題,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加高清的監控數據,而更高清的圖像則預示著AI技術應用將更加充分。
與此同時,5G所具備的海量機器類通信特性也將促成安防監控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獲取到更多維的監控數據,這將能夠為智能安防云端決策中心提供更周全、更多維度的參考數據,有利于進一步的分析判斷,做出更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伴隨著5G的到來,視頻監控整個系統將從前端設備、后端處理中心以及顯示設備等各個領域得到革新。同時,5G帶來的無線特性將進一步拓展智能安防在更多領域的應用。